中国学者突破瓶颈修复红树林 创新策略显成效

admin 阅读:118 2024-11-10 18:00:29 评论:0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对抵御台风大浪侵袭、高效存储海岸“蓝碳”以及加速滩地淤高和向海伸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过去50年间,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如何突破修复生境改造、定植空间及育苗等技术瓶颈,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戴志军教授及其团队与北部湾大学黄鹄、王日明教授合作,历经十年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修复策略。他们在红树林苗木培育、移植栽培、种植地生境改造与种植后养护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突破,不仅攻克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技术难题,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动力。2013年7月,戴志军首次考察广西茅尾海这片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树林区时,发现该区域岛群侵蚀严重,大量红树林因树根裸露而倒伏。尽管进行了人工定植修复,但红树林成活率普遍较低。通过对不同省份数十个人工定植红树林长期蹲点考察,戴志军发现红树林根系受损是导致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第二年人工苗部分根开始发黑,第三年则完全腐败变黑。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提出了本地红树林胚胎大钵育苗、根系无损移植与聚集定植的新模式,并成功研发了可抵御波流联合动力影响的胚胎-幼苗栽培模式。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红树林成活率,还拦截漂浮水体中的红树林胚胎,使其着床发育,缓解了苗木数量匮乏与补种的问题,为红树林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将原有红树林栖息环境改为养殖塘是中国红树林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将养殖塘“退塘还林”的难度远高于宜林裸滩的红树林营造。经过艰苦努力,戴志军教授在孔雀湾高位虾塘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动力-沉积-地貌-生态四大要素有机结合,独创性地构想出多种技术体系。团队已修复了钦州湾金鼓江孔雀湾废弃虾塘80余亩,定植的红树林历经三年仍保持95%以上的成活率,节约了红树林保护修复总投入30%-60%。长久以来,红树林在低中潮滩不可宜林,限制了其向海拓展。经过多次实验,戴志军团队研发出“近自然红树林生境改造与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通过三年实验,已在南流江口约180亩非宜林低潮滩上成功种植了纯自然红树林,极大地节约了人工种植成本。这种模式也被应用于平陆运河出海口沙井岛的红树林修复与非宜林地营林中。随着科研与实践的深入,曾经受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将逐步恢复生机,为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重要力量。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修复,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bjnsf.org/zuowen/24264.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