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考试(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

2024-03-21 03:18:38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是县级别的考试,考中后称秀才。乡试是地方和上省级别的考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是全国级别的考试,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考中后称贡士。殿试在会试后同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科举考试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其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考试具有分科考试、允许自由报考、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考试科目

各朝科举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等等。宋朝王安石变法将科举改为只设进士一科,元、明、清时期的科举也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